【Uber换标】你所不知道的一盘大棋
打开手机,不知你是否留意桌面上那个熟悉的图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错,专车先驱Uber正式更新了其品牌视觉系统,缘由为何,这背后是不是有一盘你所不知道的大棋?且听我们细细道来:
本次品牌视觉体系更新共分为两个部分:品牌logo设计及App icon设计。
首先来看看Logo的改变,不得不说,Uber的Logo字体修改幅度十分大及频繁。
去掉了字母U和R上俏皮独特的小勾脚,整体字型变得更粗、厚重,字母和字符间距也都收窄不少。风格更简洁现代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独特的气质,路人气质尤甚。
2010年:
2012年,令人熟悉的品牌形象已经成型:
2016年,现在:
每一次的改变都是巨大的,连带字体、品牌色、主体logo设计的更改。这次,又是大手笔大动作。
如此大刀阔斧的“大变身”,也不是无迹可寻。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但凡一家互联网产品公司想从“专心最好一个功能”转型为“平台”,就喜欢改掉自己原先有性格的黑白Logo,做一个五彩斑斓且接地气的Logo,然后说“这样更贴近大众审美”。
没错,Medium就经历这样无情的被鄙视。
原有的Stag字母“M”的Logo优雅醒目,衬线体还表现了“文字型产品”气质。但是突然有一天,决定从优雅博客转型为“轻量级内容发行及社交平台”的 Medium认为,要转型,他们首先需要改个酷炫独特的Logo。于是这个受尽用户吐槽的奇怪花椰菜几何体就应运而生。
我们回到Uber的新App icon上,似乎对其背后的想法有了更深的“领悟”。
Uber某一天计划从“打车软件”升级为“基于交通的,多服务方式平台”,首先需要的就是换个不是黑白的(因为有距离感)又柔软的有连接性的新标志。于是他们选择了——原子。
【The atom】 belied what Uber actually is—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woven into the fabric of cities and how they move. To bring out this human side—the atoms—we’ve added color and patterns. The team has spent months researching architecture, textiles, scenery, art, fashion, people and more to come up with authentic identities for the countries where Uber operates.
他们把icon的正中心视为一个圆点,一切都围绕这个圆点发生,有更多的服务能添加到这个产品上来。比如即将开启的外卖快递服务领域。此icon诠释了服务延伸的意味。
icon使用了不同的背景底纹,是Uber团队花费了数月时间,对他们运营的国家(中国、爱尔兰、墨西哥、爱尔兰、格鲁吉亚、尼日利亚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建筑结构、纺织面料、风景、艺术、时尚、人物进行研究后,得到的“更符合当地用户理念”的设计。(关于中国,值得各位反复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