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宜家《家居指南》里的图片有假?
CG建模哪家强?答案绝对震惊你——大名鼎鼎的宜家家居,竟然是世界上最厉害的3D特效公司之一。
从2006年起,一把松木椅子开启了宜家令人惊叹的电脑图片合成之旅, 据2014年的最新统计,宜家《家居指南》使用CG的比例已经高达75%。
Tips:
*CG: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图形学。
*宜家《家居指南》: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本书是汇集当年新款宜家家具及搭配灵感的年刊,每年出版一期,从1951年起发行至今,每年印刷量高达1亿本,2013年发行量更高达2.08亿本,大概是《圣经》之外,世上出版最多的纸质出版物了。
最近看到一则关于宜家家居图片真假的信息,颇为有趣,果断分享给大家。
有些虔诚的教徒会觉得圣经里每一个元素都是真的,但即使是最忠诚的宜家粉心中也要明白,宜家图册可不都是真的。
不过和圣经一样,宜家的图册也制造了一个让你信服的幻境——虽说不少人已经知道了,第一次听说的人大概会吓一跳:宜家家居指南里75%的图都是用电脑CG合成,也就是你看到的图里,从灯光到布置,4张里有3张是假的。
(▲ 宜家图册的第一件假家具,Bertil松木椅。这是2005年,三个在宜家实习的计算机图形学专业学生用一年时间完成的硕士论文。他们的任务是不用相机,为宜家的一件产品绘制出图像。)
那些墙壁,橱窗,甚至厨房抽屉里的碗,这才是真相:
(▲ 宜家3D团队在电脑上设计出的厨房场景。)
早期,编撰一本产品图册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在使用3D设计之前,宜家一直依靠它在阿姆霍特的图片工作室来制作产品图册。这间工作室是欧洲最大的图片工作室之一,占地8000多平米,差不多是一家宜家商场面积的1/3。工作室雇佣了一大批摄影师、木匠、室内设计师,共同完成图片拍摄。他们得先在工作室里搭出所有的房间布置,无论是厨房、客厅还是门廊,拍完再换下一个布景。
(▲ 1951年的产品图册,那时彩色照片还不流行。)
(▲1953年的产品图册。)
(▲ 1956年开始,宜家图册才变成彩色的。)
以下都是当年工作室用这种手工业方式生产出的摄影作品:
(▲1964年的图册封面。)
(▲1966年的图册封面。)
(▲1969年的图册封面。)
(▲1974年的图册封面。)
花两个礼拜搭一间厨房,拍张照片,再花一个礼拜拆掉,以便为拍卧室腾出空间……听起来实在不是什么高效的工作方式。一定要想出个聪明的省钱办法,一家商业公司才能持续运转下去。
于是2005年开始,阿姆霍特工作室的同一幢楼里,他们开始3D尝试,之后,3D模型在产品图册中的比重一直在上升,目前是75%。
为美国潜在消费者拍摄的厨房画面可能会采用更暗的色调。宜家的摄影总监肖格伦说,比方说现在我们想把这个厨房推销给日本人了,而日本人像北欧人一样,更喜欢浅色的木制家具。这时,宜家无需重新建造一个厨房,只需简单地更换颜色和背景就可以了。
当年图片工作室雇来的木匠,背景设计师等等,也都没下岗。他们跟3D设计师一起,为了“CG看起来更真”而努力。
肖格伦说,比如说我们需要一扇看起来被重新漆过的旧门,木匠会知道门上的哪个位置容易掉色和磨损。
去年下半年,宜家从自己以前的产品图册档案库里挖出26件商品,玩起了复古。对比当年的产品图册,果然还是现在的比较美。
(▲ 这是今日的 Strandmon椅子,在当年的宜家图册里,它被称为MK chair。)
(▲ 咖啡桌LÖVBACKEN咖啡桌。)
(▲当年的咖啡桌。这个树叶形的咖啡桌拉开了宜家包装革命的序幕。1956年,桌子首次采用平板包装设计。)
(▲ Esbjerg椅子。)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同样一件图册里的宜家家具,搬回你自己家后就总是会显得逊色很多了吧?至少现在你可以欣慰这不全是你的原因了。
(原文摘自:Airbnb)
怎么样?有没有被强大的CG建模所洗脑,反正小编是彻底醉了。
当然,作为商业推广的必要形式,其实大可不必纠结这些图片的真实性,而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高品质图片对于企业画册视觉效果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产品画册,如果没有大把的银子去捣腾几张以假乱真的CG效果图,还是乖乖地去找一个靠谱摄影师,玩玩光与影的美妙游戏吧。